查看原文
其他

【专题系列】| 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北航樊尚春“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BU-DAA 北航教务处 2023-01-05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的前身为“航空仪表”,在北航建校之初,由北航创始人之一的著名爱国科学家林士谔先生创建。1939年,林士谔在MIT获得博士学位后,放弃美国优越条件,毅然回国参加抗战。1942年,首创膜盒式真空速表。抗战胜利后,林士谔投身教育,并创建了北航仪表专业和惯性技术学科。

几十年来,林士谔为国家航空航天和仪器仪表行业领域培养了大量人才,其中包括本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樊尚春教授。樊尚春于1990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开始了“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过程中,他传承先辈的“爱国、奉献、创新”精神,虚心请教前辈教师、同行专家,通过对课程的不断完善和优化,带领团队不懈努力、顽强拼搏,在2010年将本课程建设为“国家精品课程”,2016年将课程建设成为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20年课程获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下)”,为培养仪器仪表领域的专门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教学团队

课程负责人樊尚春,分别于1984、1986和1990年在北航获得工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一直执教“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带领团队先后获得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下)等称号;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奖、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北航首届立德树人卓越奖、国务院特殊津贴;“航空航天先进传感技术”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领导创新团队连续获得两期支持(含一期滚动支持);完成多项省部级重点教改项目;独立出版两本“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专著);主编的9本教材中4本为国家级规划教材、4本获北京市精品教材,其中国家一流课程的配套教材《传感器技术及应用》,已发行三版11印次,销量超25000册被5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采用。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现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学督导组成员、一流本科课程评审认证“航空航天组”专家组副组长、“精密仪器及机械”国家重点学科责任教授、工信部“量子传感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教学团队其他成员包括:李成、郭占社、徐立军、钱政、郑德智、邢维巍、屈晓磊、屈玉福、于宁。

教学团队交流研讨


特色经验

经过多年探索,不断总结,本教学团队凝练出以下课程建设和运行机制,为不断提高课程整体教学质量,保证课程教学的高水平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定期交流研讨制度。为打造精品课程,团队针对不同年代学生的特征和科研发展态势,适时完善教学理念、教学大纲和教材,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与方法、优化课程内容与考核标准。

教学团队集体备课


青年教师助教与试讲制度。针对新加入教学团队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的问题,团队实行助教与试讲制度。青年教师在正式讲课前,至少需要担任课程一个完整教学周期的助教,需全程听课,配合主讲教师完成批改作业、讲解习题、与学生交流互动等教学环节。青年教师在讲课前需要进行试讲,试讲中由学院邀请不同课程的资深主讲教师进行评审,通过评审的青年教师方可独立进行本课程授课。


国际化教学团队建设制度。团队高度重视国际化建设,通过引进海外优秀青年教师加入团队和派遣团队教师赴海外访学,学习国外先进教学经验,吸收先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科教相融完善课程案例制度。团队积极将最新科研成果,特别是团队成员服务国家需求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如多项国家科技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融入教材、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中,有力支持了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


试题多级评估审核制度。团队由多名主讲教师分别给出试题初稿;课程负责人组织团队筛选出试题A、B卷;再由主讲教师独立试做,评估试题完成时间和难易度,确保命题质量;为准确评价教学质量和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提供了基础数据。


定期学生座谈和专家咨询制度。根据教学过程的需要,团队定期召开学生与主讲教师的座谈会,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听取学生对教学过程的意见和建议。


团队还定期邀请教学指导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业学会、行业领域等校内外传感器技术方面的专家,汇报课程建设情况,广泛征求建议意见。

樊尚春教授与学生座谈、交流

课程建设研讨暨专家咨询会:2019年12月26日

课程建设研讨暨专家咨询会:2020年11月21日


三十年的辛勤耕耘,樊尚春教授面向国家对新时代人才多元化的要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提出“分类卓越、个性成长”的育人理念,致力于传感器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创建了北航传感器专业方向“课程链”:面向不同阶段学生,分别以学术启蒙、学术达标、学术特长和学术提高为目标,开展课程教学。目前,在北京市教改重点项目支持下,联合北京工业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以“传感器技术及应用”为主干,以“课程链”为基础,建设传感器“课程树”,并推广到测控技术与仪器国家一流专业的“信号处理、误差理论、测控系统”三个方向,构建专业“课程林”;将北航“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的优势资源和“分类卓业,个性成长”的教学理念,拓展到整个专业和更多学校,扩大受益学生,为培养更多高质量人才;同时也为青年教师成长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教务处

   2021年4月2日


文字 | 周游

编辑 | 刘明昊


往期阅读

【专题系列】| 北航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之一图读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总体方案”


专业课讲出思政味 思政课讲出专业情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